赤色文明和师范文明是校园的根与魂。校园立足中国共产党党史和百年校史,持续开展“创演赤色剧目、创编赤色故事、创讲赤色经典、创造赤色作品”的“四创”行动,高扬“赤色精力”旗号,形成“赤色思政”特色。

校园以校史人物为原型,打造大型赤色艺术思政课“他一向都在”,再现一代代中国共产党人为民族解放和复兴、为国家独立和富足、为人民幸福和安康的奋斗历程,用前辈的英雄事迹鼓励学生,帮助和引导学生坚决理想信念,增强民族自信心。每一次观看现场,师生观众都数度哽咽,泪流不止,情不自禁起立、鼓掌、致敬。
校园经过 “赤色+思政”模式,构建“大思政”格局,传承赤色文明,赓续精力血脉,培育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年代新人。建立赤色文明传承研究中心,全面深化挖掘刘伯坚、陈伯钧、萧楚女、何其芳、彭咏梧等革命前辈、出色校友的动人事迹和精力品质,并将这些内容引入教材、讲堂、舞台,让育人内容、方式愈加鲜活实在。校园还结合各专业特色,构建赤色思政“必修课+选修课”课程体系,打造的精品课程“重庆赤色人物故事”线上学习人数2万余名。

校园建有校史展览馆和赤色思政馆,成功入选重庆市第一批“大思政课”实践教学基地,常年安排学生开展党史校史教育、新生入学教育,经过小组研学、情景展示、课题研讨等方式,让学生在实景中认知、感悟,累计招待校内外入馆学习10万余人次。
最新更新结束